中国绿色时报11月29日报道(记者李松龄何晓玲通讯员谢力刘力)振兴乡村,浙江在生态里找优势,在林业中挖潜力。浙江森林资源丰富,近2/3的陆地被森林覆盖,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。
省情、林情决定了浙江林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。如何做好绿水青山文章?浙江发挥林业优势和作用,坚持高质量发展,就要进一步打开“两山”之间的转化通道,助推乡村振兴。
“一村万树”绿美乡村前昏村种树种出了新面貌。2017年,1万棵北美海棠、苦丁茶等优良树种进入衢州市柯城区前昏村。村中违建房全部拆除,按照村民的意愿,边角地、废弃地、荒山地、拆违地、庭院地都种上了树。时隔一年,北美海棠挂上了红红的果实,苦丁茶树长势喜人,村庄环境优美、绿意浓浓。
前昏村变美了。通过开展“一村万树”行动,浙江千百个村庄正在越变越美。“村庄绿化一直是浙江国土绿化的薄弱环节,也是乡村面貌的短板之一。”浙江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一村万树”是新型乡村绿化模式,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建设浙江大花园、推进高水平国土绿化美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2018年4月,浙江启动“一村万树”3年行动,得到各地积极响应。“一村万树”瞄准村庄绿化,却不止于村庄绿化。
通过与“新植1亿株珍贵树”“一亩山万元钱”等行动融合推进,种树既种出了生态,还种出了财富。前昏村党支部书记万伟强说,北美海棠是观赏树种,苗木短缺。苦丁茶是保健茶品,潜力很大。两个树种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。
村民出土地,村集体负责种植、管护和经营,收益按比例分成。每棵树都关系到村民的直接利益,促进了行动的快速落地,更提升了爱绿护绿的自觉意识。随着行动的深入推进,“樱花村”“楠木村”“枫香村”等绿化特色村接连涌现。
“一村万树”行动已成为当前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主抓手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、营造文明和谐乡风的助推器。目前,浙江已建成“一村万树”示范村346个、推进村3174个,新植各类乔木1450多万株,其中珍贵树种占比近50%。
“一区两园”改善生态从卖木材到卖风景,浙江农民懂得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为了维护好发展的根本,浙江严守林地、湿地、物种生态保护红线,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、森林公园、湿地公园“一区两园”建设,确保全省生态资源总量增加、质量提高、功能改善。
10年前,白塔湖尚是污水湖。湿地公园建设,彻底改变了白塔湖的命运和周边百姓的生活。作为典型的农耕湿地,白塔湖拥有2万多亩农田,19个行政村的4万多人口依托湿地生产生活。然而,开设五金厂、养殖珍珠蚌以及排放生活污水,导致白塔湖水质严重污染,鱼虾都难以生存。
2008年,诸暨市决定建立白塔湖湿地公园,开展湿地生态修复。从流转土地整治,关停、整顿污染产业,铺设污水管网,到开展河道疏浚清淤,加强岛岸绿化、岛内植被修复,成立至今开展了8期湿地生态修复工程,累计投入资金约1.5亿元。
污水湖变成水清、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,白塔湖19个行政村也完成新农村建设达标任务,生态环境、人居环境有了质的提升。白塔湖湿地公园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财富,湿地生态保护逐步从被动变为主动。助推乡村振兴,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2018年9月,浙江开启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5年行动,其中,实施“一区两园”建设行动明确要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,构建三级森林公园体系,有效保护湿地资源,到2022年,全省基本实现林区县“一区两园”全覆盖。
城乡绿化融为一体4个,首个;16个,第一。浙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成绩再次被刷新。
2018年10月,浙江省舟山市、桐庐县、安吉县和江山市4个城市荣膺“国家森林城市”称号,舟山市为国内首个群岛型国家森林城市。至此,浙江已拥有16个国家森林城市,数量位列全国第一。通过创建森林城市,浙江实现了乡村与城市的绿色交融。2008年,浙江“关注森林”活动打响,全面推进森林城市建设,并设计了省、市、县联动,城镇乡村共建,全省齐创、整片推进的创建模式。
10年间,浙江相继实施了“1818”平原绿化行动、沿海防护林工程等造林绿化重大行动,并开展了“新植1亿株珍贵树”“一亩山万元钱”等富民行动。省委书记亲自督导平原绿化,全省上下齐抓共建。目前,浙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75个,率先在全国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县(市、区)全覆盖。创建省森林城镇375个,占全省城镇数量的1/3,创建省森林村庄7907个。
在此推动下,完成“千万”工程待整治村绿化2.3万个。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,浙江森林城市建设思路又有了新调整。不久前,浙江首个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出台,规划以金华为中心,辐射衢州、丽水等地建立森林城市群。
这将彻底打破地域界线,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。浙江还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:力争到2022年,全省设区市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,30个以上县(市)成为国家森林城市,50%以上城镇建成森林城镇,省级中心镇创建实现“省森林城镇”全覆盖。
本文来源:lol押注正规平台app-www.polysoda.com